干果文学
推荐你的下一本好书

第3章

七月的某一天,金銮殿上。

“你们自己看看!”一向病态不怎么发怒的皇帝陛下,突然分外的生气,扔出摆在他跟前的奏折,“城南水灾,城南水灾,苏城南部是哪位大臣负责的?”

一位年过中旬的大臣站了出来,“回禀陛下,是微臣管辖的领域。”

站出来的大臣姓周,据说他为官十年家中依旧一贫如洗,夫人和子女也依旧荆钗布裙,而自己还在公务之余开荒种地,做事秉公断案,是位不折不扣的好官,数十年间,他管辖的领域都是风调雨顺,民安地富。只是不知道今年老天爷发的什么疯,连日以来的苏城都是大雨不断,加上地势偏低,所以受损不计其数。

“你看看你管辖的地方!”皇帝指着周大人骂道,“城南水灾已经持续了约一月之久,可是你呢?你干了些什么?灾情不断,每天就知道上报,上报!!难道自己就不知道想出一个好的政策吗?”

感觉骂的不怎么解气,又继续说道,“你说说你拿着朝廷的俸禄干嘛吃的?平日见你衷心耿耿,关键时刻怎么了?作为朝廷的官员,不拿出点真本事,有什么资格站在朝堂之上?”

加上之前有奸臣在皇帝面前嚼耳根,说周大人对皇帝不敬,不满圣上求仙问道追求长生。皇帝的气更是不打一处来!

“百姓们养你们养了十多年,难道你就不能好好想想自己该干的是吗?我真是养了一个好大臣啊,枉我一直以来敬重你体恤百姓,真正时刻才知道我只是养了一个没用的废物!!”

俗话说的好:人呐,做了一百件好事别人不见得记得你,但是你要是有一件事没有做好,就免不了被打下十八层地狱。坏人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,而好人呢,偏偏得经历八十一难。

周大人平时爱民如子也不见皇帝记得,如今一个洪灾,没有想出好的方案却被皇帝骂的狗血淋头。不免觉得非常可笑。

既然如此,也就丝毫不畏惧的说了起来!

“城南洪灾我干嘛去了?我和灾民整日呆在一起,我的夫人子女都在街头帮忙,苏城的粮都已经拨完了,可是大雨还是不见停……我有什么办法?可是你呢?你作为天子,难道不该派人帮忙赈灾,一起想对策吗?整日留恋后宫,访仙问道,这又是一个天子该做的事吗?”

“来人呐!把周国毅给我拖下去!”皇帝怒不可遏。

“启禀陛下,周大人一向爱民如子,为官清廉,此时水灾也是无计可施,求陛下开恩呐!”一位大臣站了出来。

“周大人性情中人,言语唐突实在有罪,可是念在他数十年如一日爱民如子的份上,求陛下开恩,饶了他这一次吧!”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。

“求陛下开恩呐!”朝堂上几乎有一半的大臣都为周国毅跪了下去。

“好,好啊,真是一群忠心耿耿的爱卿呐!”皇帝冷笑着说。

“那既然你们如此为他求情,你们谁能想出一个好的方案去把城南的水灾治了呢?”

所有大臣都知道,城南的水灾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,所有人都有心前去,可是真的没有办法。跪在地上的众人面面相觑,愁容满面,一筹莫展。毕竟治得好,功劳一件,治不好,估计小命难保。

“这下都不说话了?刚刚求情的时候不是一个个都奋不顾身吗?怎么?陪他一同去救灾都没有话说了?”皇上讽刺地说。

“朕给你们五个时辰,你们中若是有人陪他一同前去救灾的话,我给他活路的机会,事情办的好,朕赦了他的罪,给你加官进爵,如果就不好,两个人都提头来见。”

文武百官都沉默不言。

左桉和津南旌却各怀心思。

城南的水灾,真正的看出来了朝堂上大臣的界限,很明显,跪着的都是对朝廷忠心,对百姓负责的。此时若是能站出来替周大人解围,必然得到一众忠臣好感。以后要是成立大的事业,必然也是顺风顺水。

再说,如果城南水灾救治有功,那么也必然赢得民心,名声威望也相应提高。但是,另一方面,如果水灾救不好,这无疑是找了一个让陛下杀自己的理由。况且灾情严重,一时也没有合适的方案。

两人静静地思索着,众大臣也都低着眉沉思着。

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。已经到了晚上,众人一天都没有吃喝,在思索着救灾的方案。

一向玩世不恭的左桉此刻也是非常严肃。

“启禀陛下――”

“启禀陛下――”

左桉和津南旌几乎是同时发声。

陷入沉思的皇帝抬起头来,“舅舅,你先说!”

“启禀陛下,臣愿赴灾区救灾。”津南旌严肃的说。

“哦?舅舅已想出良策?”

“未曾!”

“那舅舅何出此言?你不怕救灾不成,朕治了你得罪?”没等津南旌说话,他又对着左桉说道,“贤弟莫非已有良策?”

“臣弟也未有好的对策。”

“那你也是想和周国毅一同赴死咯?”皇帝冷笑着。

“启禀陛下,臣虽未有良策,但是臣愿意冒死一试。如若不成,臣愿意与周大人一同领罪!”这次说话的是津南旌,斩钉截铁视死如归。

“好,那朕从国库中抽出三万两白银,命你带领周国毅一起赈灾,赈灾成功,朕赦了周国毅的罪,救灾不利,你二人均提头来见。”

“臣领旨!”

众人终于嘘了一口气。

退朝时间已至子时。众大臣都散了。走在后面的左桉看着津南旌的背影,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。

津南旌派人给江甄报了信,说是公务繁忙。便径直去了府外的一所宅子。

话说江甄在家中也是等了一整天了,中午时候津南旌没有回来,便独自吃了一点儿午饭,下午自个儿卧在躺椅上看着天发呆。找人去打听,都说还在上朝。到了晚上还不见津南旌回来,一个人也睡不着,就一直在房间里等。好不容易有人回来禀报,得知津南旌无事,才勉强安心睡下了。

阅读全部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