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果文学
推荐你的下一本好书

第3章

勾栏旁刚有商贩聚集的时候,郑屠心里就起了建个农贸超市的心思。

渭州数十万的常驻人口,说多不多说少不少。单就百姓平常的饮食开销也是个惊人的数字。

城里的蔬菜、肉类等基本靠自给自足,最多就是州属县的配给,除非碰上饥荒或者战事才需要从别处调配。

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宋朝的商业税收分住税和过税两种,往往货物每过一地就要征收一次过税。

朝廷虽然屡次下诏要求不得对农民贩卖鸡鸭果蔬征收税收,实则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征税任务超限征税。

所以郑屠如果开一个农贸超市,首先是要面对市场的冲击,再一个是要被复杂的税收弄得焦头烂额。

所以关于菜市场的想法就一直搁置在一旁,这回出了事,郑屠就又起了这个心思。

只不过风险不能全部由自己承担,这回他打算弄一个菜市场,吸收现有的商贩,既能收些租金又能为勾栏聚集人气。

另外他还打算再开间猪肉铺,状元桥那边的肉铺人太多,准备调几个徒弟过来。北宋贵族不吃猪肉是因为觉得猪肉低贱,猪的品种没有经过改良,生长慢、瘦肉率低,再一个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喜吃羊肉。

而在民间,由于占城稻的引入、稻麦实行两熟制,南方粮食产量增长,养猪规模也随之增长。

但这并不意味着猪肉就能飞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,对于城镇的坊郭户食肉可能较平常,而对于乡村的农户一年可能吃上几次。

郑屠下一步的打算,就是看看能不能通过商贸,从西域引进一些香料,从调料入手看看能不能改善口感。

再一个就是深度发掘本土猪的潜能,像成华猪肉质结实适合用来做回锅肉、金华猪肉质鲜美适合腌制做火腿、宁乡猪肉质鲜嫩繁殖率高经济价值高、藏猪吃过的都呱呱叫但是不易繁殖…..

当然这些猪在这个时空这个时代,到底叫什么名字,郑屠尚未弄清楚,只能日后再去一一求证了。

长篷搭的很快,差不多也耗费了一个月的时间。摊位已经划分好,根据摊位大小用糯米石灰砌了青砖台,每个摊位又预留了污水槽,便于打扫。

先前定的摊位月租是150~200文,现在一共是50个摊位,分为100文、150文、200文档,不同的摊位面积和位置,价格也是不一样。

菜场正式开业前,郑屠组织了一次招租会,来的不仅仅有准备租铺的,也有郑屠请来的供货商,郑屠打算拿出一亩地开个小型的批发市场。

宋朝有涵盖批发功能的市易务,只不过朝廷不给聘请的专栏发放报酬,就自行在官税外征收市例钱,后来变成了正式的一种附加税。

郑屠从农户那里直接收购农产品,商户再从郑屠这边批发零售,既省去了跑腿的时间,又能以较低的价格进到货源,这样算下来每个月200文还是划算的。

渭州的商户不可能都在勾栏这边做生意,批发市场正式启动后也能吸引来一批商户进货。

招租大会很成功,有的租户甚至想连租几个,但是郑屠规定一户只能租一间,谨防二房东的出现,影响菜市场的口碑。

所有租摊位的,必须和菜场签订协议,不得以次充好,每年一考核不合格的摊户来年不给续租。

对于想退租的摊户可以酌情返租,但不得私下转租摊位。

……

菜市场开业一个月,北市这一块的人逐渐适应去菜市场买菜,比别处便宜许多的价格还有馋人的小吃点心,都成为了百姓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
“陈哥,北市什么时候变成这样子了吧!”

“孤陋寡闻了吧,我一开始说你还不信,虽然北市只复苏了一角,但我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恢复之前的繁华!”

“成哥,我只见到你说的菜场,那个什么批发市场在哪里?”

“喏,你看这里是菜场,那边是勾栏,再往那边有一排库房就是菜场了!”

“这里还有勾栏,要不去看看呢!”

“先进货,晚上再来看!”

这是南城两个商户的对话,也是渭州最近一个月时常发生的事情。

产业的扩大最直观的是直线增长的收入和用人的紧张。

前期的投入过大,原身攒下的家业基本消耗殆尽,而新注入的资金如同打了一针强心剂。

“大官人,上个月勾栏一共盈利761贯!”金二递给郑屠一本账本。

“点心什么的也算上了?”

“都算上了!不多不少正好这么多!”

“太少了,才这么点!”

“不少了大官人,生意一直这样话,一年也要将近一万贯,您可真是万贯家财了!”

“这样子,一会儿你从账上支走30贯钱,你拿10贯钱,两个小孩一共5贯钱给他们先存在账上,剩下的一人5贯钱!”

“大官人这月的料钱已经发过了!10贯钱太多了,我跟他们一样拿5贯就行了!”

“拿着吧,这是你应得的!”

“等会儿你帮我到外面贴张告示,招一名账房先生、两个打扫的老妇、两个干杂活的伙计,料钱等人带来我看了再说!”

算账的事情郑屠不想再让金二管,专业的人得用在专业的地方,在他看来一个艺人太过铜臭离艺术就越远。

菜场的营生做的不错,让郑屠又萌发了一个新的想法。他想成立一个商贸互助协会,吸收那些优质的商户,协会内部资源共享互助互惠,对外团结一致能够加强抗风险能力。

当然州府得参与进来,否则一群商人聚集在一起,很容易被人构陷,而协会的具体操作流程只有郑屠清楚,所以协会最终还是会掌握在他的手里。

西域的骏马、香料,物产无时无刻的吸引着郑屠,北宋币制混乱,他急需大量的白银去稳固产业。

不过这一切还得等待时机,等到郑氏产业的影响力逐渐影响到整座渭州。

阅读全部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