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果文学
推荐你的下一本好书

廖化战三国最新章节,廖化战三国章节在线阅读

如果你喜欢历史脑洞类型的小说,那么《廖化战三国》绝对值得一读。小说中精彩的情节、鲜活的角色以及深入人心的故事,都会让你沉浸其中,难以自拔。目前,这本小说已经连载中,最新章节为第82章,总字数已达111942字,喜欢阅读的你,千万不要错过。

廖化战三国最新章节,廖化战三国章节在线阅读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行军半日,廖化估算着走了三十里路,当即命令众人扎营休息。也不用埋锅造饭了,众人就着水囊里的清水,吃起了从山上带下来的干粮。干粮粗糙,但大家还是吃得很香。这年月,有得吃,就很幸福了。这时候,前面探路的斥…

廖化战三国最新章节,廖化战三国章节在线阅读

《廖化战三国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话音未落,城下忽起骚动。甘宁揪着个粮官衣领大步而来,将人掼在阶前:

《廖化战三国》精彩章节赏析

行军半日,廖化估算着走了三十里路,当即命令众人扎营休息。

也不用埋锅造饭了,众人就着水囊里的清水,吃起了从山上带下来的干粮。

干粮粗糙,但大家还是吃得很香。

这年月,有得吃,就很幸福了。

这时候,前面探路的斥候回来了,向廖化汇报道:

“大当家,前面二十里的村子,已经没人了,咱们晚上可以在那里过夜。”

无人村?

这算是汉末的常态了,十几年的黄巾之乱,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,无数村庄毁于一旦。

“白骨露於野,千里无鸡鸣!”

“村子里能找到粮食吗?”

廖化问道。

“大当家,别说粮食了,怕是连饮水都找不到。

兄弟们找了几口水井,都是臭水。”

那斥候满脸风尘,看起来是水都没喝上一口。

廖化连忙把自己的水囊递过去,道:

“你先喝口水。”

说罢不禁有些挠头,想了想,又问道:

“再往前可有村庄?”

斥候用脏兮兮的袖子擦了一把嘴,回道:

“再往前十里,是宋家堡,那可是附近有名的坞堡,等闲两三千人也攻不下来。”

廖化想了想,还是下令道:

“咱们先往二十里村庄里宿营,让辅兵和辎重停在庄子里休息,正兵加紧行军,到宋家堡去借点粮草。”

没奈何,是饿死还是战死,乞活营这些人,宁可选战死也不要饿死的。

……

话说这坞堡可谓是西汉末年的特殊产物了。

彼时社会动荡,为了保卫家园,世家豪强习惯性的加强自家庄园的防备,建立起高大的望楼、坚固的堡墙。

有实力强大的坞堡,还会在堡墙外,开挖护城河,可谓将防御做到了极致。

当年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平定各路割据势力后,曾下令摧毁各地坞堡,然而并不能禁绝地方筑堡之风。

到了东汉末年,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幅度减弱,坞堡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了,其中规模宏大堪比一座城池的坞堡,更是习以为常。

比如当年董卓的坞堡“楣邬”,役民夫二十五万人修筑。

其城墙的高度和厚薄,居然和长安城一样。

里面还盖了许多宫室,仓库里囤了能吃二十年的粮食!

然后再从民间挑选了少年美女八百人入住其中,伺候董家众人。

里面藏的金银珠宝啥的,更是不计其数,十分奢华!

而白马将军公孙瓒,为了和袁绍对抗,修建易京城,囤积粮谷三百万斛,准备缩在里面耗死袁绍,本质也是坞堡的强化版了。

……

对于坞堡的历史,穿越者廖化,自然是——不知道了!

谁让他不是搞历史研究的呢!

他听着斥候说这处宋家堡的防御设施如何完善,还真没亲眼见过,在他看来,三国时代的城池而已,再牛逼也没有钢筋混凝土,何足为惧?

哥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呢!

在无人废村把辅兵放下以后,廖化带着二百多正兵怀着轻松的心态来到了宋家堡,廖化这才发现自己之前的心态,有点飘了。

这坞堡,可没他之前想的那么简单呢!

宋家堡不大,是个约莫一里长宽的方形城堡,也不高,堡墙目测也就五米不到的样子,但当廖化来到宋家堡下的时候,却有点绝望了。

无他,因为他看到这宋家堡堡墙四角,居然各有一座高高的望楼,目测每座望楼上都站了十余人的弓箭手。

由于堡墙并不长,四座望楼互相之间居然能形成交叉火力。

对于廖化手下这群铠甲缺乏的黄巾贼而言,这杀伤力可就大了。

而这坞堡的前后堡门上方,也各有一座城门楼,人影憧憧的,看起来防御很是严密。

天知道这小土豪,哪里找来这么些弓箭手。

要知道,在这个时代,培养一个弓箭手,可不容易呢!

“大当家,这宋家堡,不好打啊!”

乞活营的队伍停在了宋家堡前一箭之地以外,刘方、李独眼等人凑到了廖化身边,面色难看的道。

廖化此刻也有些坐蜡,来之前自信满满,此刻却是一片迷茫。

我是谁?

我要去哪里?

我要干什么?

说到底,十天前的他不过是个普通打工人,别说打仗了,连体育运动,也没怎么参与过啊。

虽然心虚,但不能让手下人看出来,廖化强装镇定道:

“兄弟们勿慌,先派个人去喊话,让他们交出三百石粮食,咱们就不攻城了。”

汉代一石约等于现代118斤左右,三百石约等于三万多斤粮食,可以供乞活营这几百人吃用一两个月了。

廖化想着太多粮食也带不走,因此他并不打算多要,再多要,这小小的宋家堡也未必拿得出来。

闻听廖化的安排,斥候什长钱浩当即安排了个口齿伶俐、嗓门大的下属越阵而出,来到堡门前,大声喊话:

“吾等是三十里外牛头寨乞活营的人马,近日寨中粮食匮乏,特来借粮,只需三百石粟米。来日必当奉还!”

此刻,宋家堡的人也是一脸紧张的看着外面阵列齐整的人马。

整个宋家堡青壮也就二三百人,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,要不是有着高大的堡墙可以依靠,他们早就一哄而散,各自逃命了。

闻听下面的喊话,宋家堡的主事人宋太公当即对两个中年汉子道:

“老大、老二,你们也曾在外行走,可听说过这牛头寨乞活营?”

“阿爹,这牛头寨倒是听过,听说是黄巾出身的杜头领的人马,可今日来的这些人,看着不像黄巾啊。”

老大一脸忧色的回答道。

“阿爹,我往日里也去过那汝南城,那官军也不似这牛头寨人马这般队伍齐整。

要不咱们还是给粮吧,好歹保个平安。”

老二一脸怯懦。

“要是这牛头寨的人拿了粮食,肯退走,那也罢了,就怕他们索求无度啊。”

宋太公如何不知道妥协才是最好的办法?

毕竟就算牛头寨的人真攻不进来,可真打起来,自己这宋家堡的伤亡必定不会小,到时候,救济抚恤可都是一笔大钱。

“先派人去探探口风,看能不能少给些,就说年成不好,咱们没那么多粮食。”

宋太公的父亲也曾举过茂才,在洛阳当过官儿,宋太公小时候算是跟着父亲在外见识过世面的,如今人老成精,倒是还稳得住。

接下来的场面,那可就有趣了,乞活营和宋家堡之间,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起来,仿佛如同菜市场买菜。

谈了足足有一刻钟。

廖化也没下令让乞活营的人马坐下休息,二百多人的队伍,就这样不动如山地站着、没有一人说话和走动,惊得堡墙上的宋家堡人面如土色。

他们可从没见过这样精锐的人马呢!

兵书上说的精锐之军,就是这样吧!

宋太公心知虽然堡外的这群人马,虽然看起来没有携带云梯攻城锤等攻城武器,但看这气势,就知道不好惹。

在几番砍价,廖化仍然不松口之后,也就同意了一百石粮食买个平安的价码了,只说需要准备准备,半个时辰后交粮食。

闻听宋家堡的人同意交粮食,廖化当即松了一口气,心道这第一次表演终于没有演砸。

要是他们顽抗到底,那自己该如何安排攻城,这可真是个头疼的事呢。

毕竟他只带了几十件飞虎爪,连个云梯都没有呢。

就这飞虎爪,还是下山前他考虑到可能会遇到需要借粮的场景,让铁匠胡乱打造的,至于能不能好用,只有天知道。

要在弓箭手的攒射之下,用飞虎爪爬上堡墙,这可不是乞活营这些训练时日这么短的新兵能办得到的呢。

堡墙上,见父亲同意了一百石的价码,两个儿子赶紧问道:

“阿爹,既然要交粮食,何须如此麻烦?”

“竖子!倘若不如此这番,如何知道这群贼是否是真心实意的只想借粮?”

宋太公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看着两个儿子。

“倘若咱们一还价,这群贼就应下,这必然是想诈我们。如今不依不饶,才说明无惧我们拼命,只想要粮。”

老太公又解释了一番。

……

不提宋家堡的人如何和乞活营的人交割粮食,刘方等人却是俱都满脸佩服的看着廖化,道:

“还是廖当家厉害,往日里咱们要弄点粮食,可都得打生打死,有时候所获还不多。

可如今,咱们只是往这儿一站,这宋家堡的人就老老实实交粮食了,廖当家的练兵之法,果然厉害。”

廖化心知自己这也就是欺负这个时代的人没见识过现代军容,这才能装模作样的吓唬别人,要真搏命厮杀,那可能就得露馅了。

不过廖化可不会老实交待,而是大言不惭地道:

“这不算啥,咱们这才练了十天,要是再按我的法子练个一个月,咱们乞活营必定能成为当世强军、横行天下。”

“大当家说的是,咱们行军路上也能好好练练,哪个兔崽子不卖力,就让他饿三天肚子。”

众人马屁如潮。

……

来时队伍齐整,归途却免不了手忙脚乱。

一百石粮食放在现代社会,可能也就是一辆十五吨大货车的事(标载十五吨,实际载五十吨轻轻松松),可在三国时代,还真是个麻烦呢。

这时代,可没有便捷的运输工具,只能靠人背马驮了。

好在距离辅兵们停下休息的无人废村只有十里路,二百多人齐心协力,花了一个多时辰在,在天黑前,总算回到了村里。

王麻见廖化带着人回来了,连忙迎上前来,接过粮食,开始去埋锅造饭。

廖化更是豪气的安排道:

“王麻,多做些饭,大伙儿今晚都给我吃到饱,再多做一些当做明天的干粮。”

一想到晚上都能吃饱,乞活营众人,人人都是兴高采烈,士气高昂。

……

小说《廖化战三国》阅读结束!

阅读全部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